中藥按藥性的分類 | 2013.2.27 |
|
|
|
1.解表藥
辛溫解表藥: 麻黃 桂枝 紫蘇 生姜 荊芥 防風(fēng) 羌活 白芷 香薷 蒿本 蒼耳子 辛夷
辛涼解表藥: 薄荷 牛蒡子 蟬蛻 桑葉 菊花 葛根 柴胡 蔓荊子 升麻 豆豉
2.清熱藥
清熱瀉火藥: 石膏 知母 天花粉 梔子 夏枯草 蘆根 淡竹葉
清熱燥濕藥: 黃芩 黃連 龍膽草 苦參
清熱涼雪藥: 生地 玄參 丹皮 赤芍 水牛角 紫草
清熱解毒藥: 金銀花 連翹 蒲公英 大青葉 板藍(lán)根 牛黃 魚腥草 射干 白頭翁 敗醬草 青黛 穿心蓮 蚤休 半邊蓮 土茯苓 山豆根 紅藤 馬齒莧 白花蛇舌草 紫花地丁 垂盆草 馬勃
清虛藥: 青蒿 地骨皮 白薇 胡黃連 銀柴胡
3.瀉下藥
攻下藥:大黃 芒硝 蘆薈 番瀉葉
潤下藥:火麻仁 郁李仁
峻下逐水藥:甘遂 巴豆 大戟 牽牛子
4.祛風(fēng)濕藥:獨活 威靈仙 防己 秦艽 木瓜 桑寄生 五家皮 白花蛇 稀簽草 絡(luò)石藤 徐長卿 桑枝
5.芳香化濕藥: 蒼術(shù) 厚樸 霍香 砂仁 白豆蔻 佩蘭
6.利水滲濕藥: 茯苓 澤瀉 苡仁 車前子 滑石 木通 金錢草 茵陳 豬苓 通草 萆薢 石韋 地膚子
7.溫里藥:附子 干姜 肉桂 吳茱萸 細(xì)辛 花椒 丁香 高良姜 小茴香
8.理氣藥:橘皮 枳實 木香 香附 沉香 川楝子 薤白 青皮 佛手 烏藥 荔核 青木香
9.消食藥:山楂 神曲 麥芽 萊菔子 雞內(nèi)金 谷芽
10.驅(qū)蟲藥: 使君子 苦楝皮 檳榔 貫眾 雷丸
12.止血藥:大薊 小薊 地榆 白茅根 白及 三七 茜草 蒲黃 艾葉 槐花 側(cè)柏葉 仙鶴草
13.活血祛瘀藥:川芎 延胡索 郁金 莪術(shù) 丹參 虎杖 益母草 桃仁 紅花 牛膝 水蛭 乳香 沒藥 三棱 雞血藤 五靈脂 穿山甲 姜黃
14.化痰止咳平喘藥:化痰藥 半夏 天南星 白芥子 桔梗 旋覆花 瓜蔞 貝母 竹茹 白前 前胡 竹瀝 昆布 天竹黃 海蛤殼
15.止咳平喘藥: 杏仁 白部 蘇子 桑白皮 葶藶子 紫苑 款冬花 枇杷葉 馬兜鈴 白果 |
|
|
|
這是最新一篇
|
已經(jīng)是最后一篇 |
|
|